2024 年 03 月 29 日 星期五
新闻搜索:
您当前的位置 : 南海网  >  琼中新闻网  >  琼中新闻

琼中:把绣花功夫用在产业扶贫细处

南海网 http://www.hinews.cn 时间:2018-07-24 17:18 来源:海南日报 作者:郭畅 陈欢欢 林学健 陈泽汝

 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,走短平快、中长期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子

  琼中:把绣花功夫用在产业扶贫细处

  -海南日报记者郭畅 通讯员陈欢欢 林学健 陈泽汝

  “查找‘贫根’,因势利导、因地制宜,牵紧产业扶贫‘牛鼻子’,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,这是琼中给出的产业扶贫方案。”今天,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吴坤俊说。

  近年来,琼中以“绣花”之功逐步攻破产业扶贫难关,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,走短平快、中长期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发展路子,推行“龙头企业+基地+贫困户”等4种产业扶贫模式,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“三变”改革(即农村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)、农业特色产业保险和带动奖补政策,发展林下经济,稳步脱贫。

  制定多元化产业发展“套餐”

  “我家除了养黑猪、山鸡,还发展起了种桑养蚕业。”什运乡三联村脱贫村民王才杰说,发展产业要学会“多条腿走路”,让家庭收入来源更多。

  在红毛镇金屏村,村里的贫困户除了发展种桑养蚕、山油茶种植外,还发展养蜂、竹狸养殖、五脚猪养殖等,多元产业发展“套餐”让村民们脱贫致富路子更宽了。

  如今,漫步金屏村,家家户户盖起新房,村民们在田间、蚕房、猪舍忙碌着。“今年,村民已经卖出了第二批蚕茧,年底还会领到养蜂合作社的分红。”金屏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大君说,村民不再依靠传统产业生活,政府扶持多种产业,如今规模越来越大。

  近年来,琼中结合市场需要、农民意愿和特色产业等因素,重点围绕发展桑蚕、养山鸡、养鹅、稻鱼共生、养蜂等5类周期短、见效快的特色产业,此外扶持发展养羊、养牛、种植益智、种植油茶等4类中长期产业,因地制宜、因村因户为贫困户制定产业“套餐”,不断提高经济效益,实现了良性发展。

  4种组合模式让贫困户有依靠

  “加入养蜂合作社抱团发展,不仅能学到技术,还能增加收入。”红毛镇番响村脱贫村民王家军说,去年年底,他领到2000元的合作社分红。

  2017年初,红毛镇政府以“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经营模式,将草南村、番响村、金屏村、毛西村等村的1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保户按照每户扶持资金4000元标准作为入股资金,鼓励贫困户和低保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,并定期组织贫困户和低保户参加蜜蜂养殖技术培训。

  为了突破产业“散弱小”困局,琼中摸索出“龙头企业+基地+贫困户”“专业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“村集体经济+基地+贫困户”“种养大户+基地+贫困户”4种产业扶贫模式,“组合”产业模式打消了贫困户的顾忌,让他们有了“依靠”,致富道路更加稳固。

  此外,琼中还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“三变”改革,引导贫困户按人均3000元标准,将扶贫资金或种苗折算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深化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,实现了产业扶贫由“输血型”向“造血型”转变,让贫困户能退得出、稳得住。

  2017年以来,琼中整合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895.5万元,实施农业特色产业项目86个,累计建成特色产业扶贫基地238个,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549家、县级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技术服务队5个、乡镇级农业特色产业脱贫工程技术服务队10个,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1100名,带动5643户贫困户抱团发展。

  发展绿色产业确保“双赢”

  “两年前,在政府扶持下,自己在自家生态林下种植了20亩益智。”红毛镇黎凑村脱贫村民王国旗告诉记者,“这几年,益智收购价格可观,益智果能卖到34元/斤,去年,我家种植益智收入1万多元,顺利摘掉了‘穷帽’。”

  近年来,琼中积极引导村民在林下种植益智,为村民寻得脱贫致富的新渠道。现在,种植益智已逐渐成为琼中百姓增收致富的好产业。据统计,全县林下种植益智面积达6.9万亩,其中,全县898户贫困户共种植益智面积近9363亩。

  琼中大力推行林下经济,鼓励百姓在生态林、橡胶林和槟榔林等地,套种益智,养殖蜜蜂、山鸡等,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实现生态环境优化、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“双赢”。

  为了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,琼中今年创新出台了以奖代补政策,设置了发展生产奖补、发展主导产业奖补、外出务工奖补、主动脱贫奖补、技能提升奖补、脱贫之星奖6项奖补措施。其中,贫困户大力发展橡胶、槟榔、益智、桑蚕等主导生态产业的,将给予一次性奖补。

  在琼中,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念起了“山字经”,走特色产业发展道路,在实现脱贫致富的路上稳步前进。

  (海南日报营根7月23日电)

责任编辑:李书音
南海网24小时新闻报料热线966123